正版现货包邮 流血的仕途:李斯与秦帝国 (上下册) 套装 曹昇 著 畅销长篇历史小说书籍 中国现当代小说 奇货2 智宸图书.
- 产品名称:奇货2
- 是否是套装:否
- 书名:奇货2
- 定价:32.80元
- 出版社名称:中国友谊
- 作者:唐小豪
- 书名:奇货2
特别推荐:秦崩(从秦始皇到刘邦)+楚亡(从项羽到韩信)全套共2册 春秋时代的社会与文化 解读大秦王朝 楚雄争霸<<<点击查看
一句话看书
《流血的仕途》洋洋六十万字著就,还原了李斯在战国末年的乱世中,从区区草民步至大秦政坛二把手的奋斗历程,也复活了李斯和嬴政、吕不韦、韩非、蒙恬等枭雄明争暗斗的历史图卷。看李斯在大转折期的官场生存智慧,亲历影响中国仕途两千年的终极诡秘!
基本信息
商品名称 | 流血的仕途(李斯与秦帝国上) | 其他参考信息 | |
作者: | 曹昇 | 开本: | 4 |
定价: | 29.9 | 页数: | 309 |
博库价: | | 出版时间 | 2012-04-01 |
ISBN号: | 9787538739800 | 印刷时间: | 2012-04-01 |
出版社: | 时代文艺 | 版次: | 1 |
商品类型: | 图书 | 印次: | 1 |
内容提要
对千古一相李斯的解读,至今还没有一部作品能超越《流血的仕途》。 《流血的仕途》将战国末年群雄逐鹿的历史盛卷亦庄亦谐铺展开来,刻画出千古第一丞相李斯,在大秦政坛曲折、传奇的一生。在这个英雄辈出的时代,李斯为了实现自我价值,成就仕途理想,谨慎低调却又次次冒着杀头危险。他与史上最强悍的大老板秦始皇纠缠,与权倾天下的竞争对手吕不韦、嫪毐这样的危险政客周旋,隐忍蓄势多年,最终崛起为大秦男二号书中密布的智慧与谋略、杀伐与权术、心法与玄机,令人心惊。《流血的仕途》,不仅是一部李斯的独家仕途笔记,也是一部为官、从商、自我成功不可错失的技术集成秘籍。 读一遍参透历史,读两遍醒悟人生。看李斯在大转折期的官场生存智慧,发现两千年来中国仕途的终极诡秘! 本书分上下两册,《流血的仕途(李斯与秦帝国上)》为上册,起于李斯离开上蔡,终于吕不韦被逐出咸阳,时间跨度为十八年。 《流血的仕途(李斯与秦帝国上)》的作者是曹昇。
精 彩 页
有些人上厕所只是为了清空肚腹,有些人却可以在清空肚腹之余,悟出来一番道理。这不,李斯在畅快淋漓地解决了内急问题之后,一边系着裤带往回走,一边悲叹起厕所里那几只惊恐的老鼠来:它们“食不洁,近人犬,数惊恐之”。推此及彼,自己所管粮仓里的老鼠,却可以“食积粟,居大庑之下,不见人犬之忧”。同样都是老鼠,差距咋就这么大呢? 李斯是一个极其认真的人,他决定将厕鼠和仓鼠的贫富差距作为一个课题来研究。为此,他做了一个实验。实验很简单:他把仓鼠抓住,关在厕所里,再把厕鼠抓住,关在粮仓里。三天之后,他来检查实验成果。结果如下:曾经的仓鼠现在也开始“食不洁,近人犬,数惊恐之”,曾经的厕鼠现在则“食积粟,居大庑之下,不见人犬之忧”。 见到此情此景,李斯不由百感交集,说出了他在中国历史舞台上的第一句台词:“人之贤不肖譬如鼠矣,在所自处耳!” 通过这次实验,李斯明白了一个道理: “鼠在所居,人固择地。”他开始反省自己迄今为止的一生。我是谁?我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我活了二十多年,都活了些什么?看看自己身边,尽是庸庸碌碌之同难道我也要和他们一样,朝生暮死,无声无息?一想到此,李斯浑身泛起一阵神圣的战栗。他趴到地上,一阵干呕。 大丈夫于人世间,有两个问题必须问问自己:活着时怎样站着?死去时怎样躺着?留在上蔡郡,他注定将一事无成。他将被胡乱埋葬在某个乱坟堆里,他的名字只会被他的儿女们偶尔提起,而等到他的儿女们也死去了,他的肉体也早已在棺椁里腐朽烂透,他的名字也将不会被世间任何一个人所记起。到那时,上天入地,也找不到半点李斯曾存在过的痕迹。 君子疾没世而名不称焉! 一股熊熊的野心之火燃烧在李斯死寂了二十余年的心中。他感觉惮名利的野兽正在他的体内苏醒,并向他发号施令。而他,也将乐意遵从。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于是,李斯作出了一个决定:离开偏僻贫瘠的上蔡郡,到能让他建功立业、名垂青史的地方去。 果断和决绝是李斯一贯的作风。他在同事们的一片惋惜声中,辞去了为众多乡亲羡慕的公务员一职。他要到兰陵去,他听人说过,兰陵有一位当代的圣人——荀卿荀老夫子。他要去投奔他,学习帝王之术。“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他的头脑和智慧,便是他仗以扬名立万的武器。 李斯辞职之后,才将他的决定告诉他那可怜的妻子。可怜的妻子吓坏了,然而丈夫的意愿又怎能违背?她一边为丈夫收拾包袱,一边流着眼泪。两个年幼的儿子问:“阿妈你在做什么?”她说道:“阿父要出远门去了,要很久才能回来。”妻子将收拾好的包袱递到李斯手里,小声问道:“万一事情不成呢?,, 李斯歉疚地望着妻子,说:“无论如何,我一定要去试一试,就算我不能证明我可以,那也要证明我不可以。” 李斯摸了摸儿子的脑袋,以为告别。最小的儿子刚学会说话不久,他仰望着自己的父亲,脆声说道:“阿父,等你回来了,我们再到城外逮兔子去。” 李斯眼眶一热。他不许自己犹豫,背上包袱,夺门而去。 第一次出门远行的李斯,心里忐忑不安。妻子为他新做的草鞋在崎岖坎坷的道路上留下浅浅的脚印,他正在一步步离开娇妻和稚子,一步步离开故里和亲朋。他已无法回头。这是一次冒险,这是一次。 涉过了三千道水,问过了十万回路,李斯日夜兼程,终于在大半个月之后,到了兰陵。进城之前,他就着溪水洗了一把脸,只见水中的人儿,脸色憔悴,满眼红丝,面容平静,无悲无喜。 兰陵的繁华富丽,远非上蔡郡所能比拟。马可·波罗惊羡于我中华天朝的锦绣河山和风流人物时的心情,想来和此时的李斯相差无几。李斯走在熙熙攘攘的大街上,和前后左右那些衣冠华丽、外貌潇洒的兰陵市民比较起来,他是那么寒酸和不起眼。然而,每当有人对他这个乡下人投来惊异的一瞥时,李斯都会以强硬的目光和他们对视,同时在心里对自己说道: “这些人也不过尔尔,只如粮仓里的老鼠,寄生在一个好地方而已。倘把他们置于茅厕之中,也就是食不洁的厕鼠罢了。”如此一想,李斯的头颅便在光天化日之下骄傲地昂了起来。 李斯找人打听荀卿的住处。那荀卿乃是一代学术宗师,全兰陵城的荣耀,问谁谁知道。有几个好心人见李斯是从外地来的,还硬是把他一直领到苟卿的家门口,弄得李斯非常不好意思。 这个时候,荀卿已经从兰陵令的领导岗位上退了下来,专一心思,著书育人。他和孔子一样,“自行束惰以上,吾未尝无诲焉”。是以,尽管囊中羞涩的李斯交纳的学费少得可怜,荀卿依然将他收为弟子。李斯温暖地感受到了什么是真正的万世师表。 跟随荀卿学习的弟子,虽然不及孔子门下的三千之数,但千八百人还是有的。为了保证教学质量,苟卿将这些弟子按知识水平分成不同的等级,类似于今天的专科、本科、硕士、博士。李斯安顿好了之后,荀卿对他进行了一次摸底考试,看看到底该将他分到哪个等级。然而,李斯并不是一个考试型的学生,出来的成绩甚是糟糕。尽管他那一手妙绝人寰的小篆书法看得苟卿三月不知肉味,但是荀卿还是将李斯分到了最低级别的专科班。 至此,李斯遇到了他出门远行以来的第一次挫折。 其实,论智慧和武功呢,李斯一直都比荀卿门下的那些弟子高那么一点点,无奈一次考试考砸了,便沦落到最受歧视的专科班去了。更要命的是,由于苟卿先生的精力所限,专科班的任课老师并不识卿先生本人,而是他带的那几个博士生。 李斯灰心丧气,几次想回上蔡郡拉倒。然而,他觉得就这么不明不白地走了,实在太没有志气。他酝酿着滔天的怒火,寻觅着泛滥的发泄。 这一天,机会来了。荀卿先生开大课,所有的弟子聚集一堂,聆听教诲。 我们不妨大胆想象一下当时的情景:一个大院子,黑压压地坐满了人,阳光在头顶明媚着。为了让荀卿先生的话传遍院子的每个角落,弟子们早提前把树上的知了捉了个干净,屋檐上的鸟窝也给捅了,偌大的院子,像一台被按过静音键的万丈彩电,阒然无声。 荀卿先生清清喉咙,登台开讲道:“人之初,性本恶。”话音甫落,一人长身而起,朗声接道: “人之初,性本善。”荀卿先生循声望去,哦,原来是那个小篆写得极好的李斯。 荀卿先生又道:“先有鸡。” 李斯道:“先有蛋。”P2-4
作者简介
曹昇,15岁入浙江大学,19岁毕业。研究历史十余载。 2007年,《流血的仕途:李斯与秦帝国》上册一经出版,便在“2007年中国书业年度评选”中,被读者评为“年度最受欢迎的人文社科书”,同时也是天涯“煮酒论史”两年来最受欢迎的历史小说,该书出版上市不到五个月,就获得近四十万册的惊人销量。三十而立的曹昇,一举成为历史写作新一代大师级领物。读者称其为“曹三公子”。 新作《嗜血的皇冠:光武皇帝之刘秀的秀》,在曹昇天马行空之文笔下,重现新朝末年至东汉初年历史的风云际会,历史的血色风流,将刘秀、刘縯、王莽这一个个人物,隔着绵长的时间带到读者面前,带给我们另一种理解历史的境界。曹昇之书,以心证史,仿佛亲历。
目录
第一章 一个普通青年的觉醒
第二章 谁的咸阳?
第三章 吕不韦的前世今生
第四章 强者,更强者!
第五章 相府突围
第六章 李斯的精心布局
第七章 王者现身
第八章 最漫长的一天
第九章 李斯的重大转折
第十章 合计同谋
第十一章 一场夺权实验
第十二章 军权之争
第十三章 神秘来客
第十四章 英俊王子
第十五章 王室惊变
第十六章 危机中的咸阳
第十七章 成蟜之败
第十八章 权力蛋糕再分配
第十九章 嫪毐之叛
第二十章 王者立威
第二十一章 嫪毐之死
第二十二章 母子决裂
第二十三章 归去来兮
第二十四章 吕不韦的背影
基本信息
商品名称 | 流血的仕途(李斯与秦帝国下) | 其他参考信息 | |
作者: | 曹昇 | 开本: | 4 |
定价: | 29.9 | 页数: | 305 |
博库价: | | 出版时间 | 2012-04-01 |
ISBN号: | 9787538739817 | 印刷时间: | 2012-04-01 |
出版社: | 时代文艺 | 版次: | 1 |
商品类型: | 图书 | 印次: | 1 |
内容提要
对千古一相李斯的解读,至今还没有一部作品能超越《流血的仕途》。 《流血的仕途》将战国末年群雄逐鹿的历史盛卷亦庄亦谐铺展开来,刻画出千古第一丞相李斯,在大秦政坛曲折、传奇的一生。在这个英雄辈出的时代,李斯为了实现自我价值,成就仕途理想,谨慎低调却又次次冒着杀头危险。他与史上最强悍的大老板秦始皇纠缠,与权倾天下的竞争对手吕不韦、嫪毐这样的危险政客周旋,隐忍蓄势多年,最终崛起为大秦男二号书中密布的智慧与谋略、杀伐与权术、心法与玄机,令人心惊。《流血的仕途》,不仅是一部李斯的独家仕途笔记,也是一部为官、从商、自我成功不可错失的技术集成秘籍。 读一遍参透历史,读两遍醒悟人生。看李斯在大转折期的官场生存智慧,发现两千年来中国仕途的终极诡秘! 本书分上下两册,《流血的仕途(李斯与秦帝国下)》为下册:李斯已经预感惮一场规模空前的政治风暴即将席卷而来,吕不韦的被驱逐仅仅只是一个开始…… 《流血的仕途(李斯与秦帝国下)》的作者是曹昇。
精 彩 页
李斯面容严峻。一旦间谍的罪名成立,郑国必死无疑。那时候不比今日,郑国虽然是韩国的水工兼特工,却并没有外交豁免权可以享用。 有狱卒阻拦李斯入内,蒙恬斥道:“无状!不见是客卿大人?”狱卒自然也识得李斯,但无奈郑国是特殊囚犯,非得廷尉之命,不许探监。李斯拍拍狱卒的肩膀,道:“廷尉追究下来,自有我李斯替你担着。”狱卒这才放行。 郑国正在牢房里向隅而睡,李斯差点认不出来。只见郑国衰老了许多,脸庞黝黑泛紫,皮肤粗糙开裂,皱纹密布,而且衣服残破,浑身是伤,显然在狱中受过无数苦刑。郑国睡得不沉,听到脚步声便醒了过来,见来的是李斯,便欲挣扎着起身。李斯摆摆手,示意他先别动,又命令狱卒为郑国解开枷锁。狱卒面有难色,蒙恬低声喝道:“还不快去。”别看蒙恬任狱官不久,资历尚浅,但狱卒知道他是前任将军蒙骜的孙儿,这小哥甚至比李斯更得罪不起。狱卒不敢违抗,前去为郑国解开枷锁,李斯再命狱卒取些酒来。 狱卒取来酒,李斯令其回避。,蒙恬也识趣告退。 李斯为郑国斟酒,道:“李斯来迟,累郑兄受苦。郑兄还请宽心,万事有我。” 郑国颤抖地举杯,将酒一饮而尽,面色稍微红润了些。李斯又道:“十年不见,郑兄苍老了许多。开渠之事,想必辛苦得很。” 郑国解嘞地一笑:干我们这行的,成天在外面风吹日晒,又没有大宝保养,也只好对不起咱这张脸了。 李斯再请酒。郑国道:“先生果非池中之物,区区数载,便已贵为秦国客卿。不意先生还记得郑某,枉驾来访,令郑某感激涕零。郑某身犯死罪,今日得见先生,于愿已足。先生还请早回,以免牵连,反误了先生前程。” 李斯道:“郑兄视李斯为何人欤?昔日倘无郑兄引荐,又蒙厚赠金钱,李斯恐怕早已饿死咸阳,焉能至今日!如今郑兄有难,李笋能袖手不顾?李斯纵舍弃客卿不做,抛却不要,只要能救郑兄脱难,也在所心甘。” 郑国长叹道:“先生高义。韩帆子果然没有看错先生。” 李斯血压急剧升高,道:“韩非?郑兄认识韩非?” 有许多人在他们死后才有资格成为传奇,而韩非在他还活着的时候就已经是一则传奇。他的天才,他的气质,他的身世,他的思想,乃至于他的口吃,混织出神奇而高远的魔力,让同时代的人仰视神往。李斯曾和韩非同窗三年,朝夕相处,感受尤为强烈。即便是和威望卓绝的老师荀子相比,年轻的韩非的光芒也不遑多让。能拥有韩非这样的同学,一开始的确有利于李斯的成长,但到后来却又会转变成一种妨碍和伤害。光在大质量客体处弯曲。李斯要成就独特的自己,就必须摆脱韩非的影响,否则他就只能一直是韩非的附庸和小弟,而这是骄傲的李斯宁死也无法接受的。于是他选择了远离,在咸阳独自成长。 然而,韩非始终是李斯心中的一个结,绕不过去。韩非是李斯的朋友,但更多的时候,李斯宁愿把韩非看作自己的敌人,看作他的人生之鞭,梦想之翼。如今他贵为秦国客卿,如此成就在荀子门下已是无人能出其右。但是他时常会追问自己:要是韩非看到他现在的样子,会对他作怎样的评价? 郑国见李斯惊异,于是笑道:“若非韩帆子授意,郑某又怎会无巧不巧,恰好寻到先生?郑某当时正有求于相国吕不韦,自顾不暇,又为何要费力为先生代作引荐?至于馈赠金钱,郑某一水工而已,纵有心相助先生,又何来那么大一 、笔金钱?” 李斯一时呆了,又问郑国道:“李宿儿在楚国上蔡之时,每年有人送钱接济,莫非也是韩帆子所为?” 郑国点点头,道:“韩帆子眼高四海,生平未尝轻许人,唯对先生大加推重,以为罕世之才,若湮没于草木,不得其呜,实为天下憾事,故而命郑国为先生铺阶在前,又命人为先生安家在后。先生有今日,不负公子重望也。” 李斯百感交集。他没想到韩非竟会对他如此用心。若非郑国入狱,他恐怕还将继续蒙在鼓里。韩非为什么如此对他?难道仅仅是因为朋友的关系吗?李斯不知道。李斯也听说过,韩非在韩国过得很不如意。虽然他才高当世,又是王室之胄,却一直得不到韩王重用。既然如此,他为何不离开韩国,来秦国谋求发展呢? 李斯虽然情绪激动,但很快便冷静下来。眼下最重要的是,先把郑国的问题处理妥善。李斯道:“韩帆子之恩,容后为报,今报郑兄之时也。李斯必尽全力,令郑兄脱此牢笼。” 郑国道:“郑某本不值先生相救。先生非救我也,救水渠也。郑国贱命,一死不足惜,只是十年辛苦,万夫用命,挖土平田,穿山凿石,好不容易成功在即。郑国一死,只恐无人能继其后,前功尽弃,岂不可惜!郑国非贪生,只愿俟渠毕之日再死,此生无憾也。” 李斯道:“李斯有疑问,必待郑兄亲口澄清,以便施救。郑兄为韩国作间之说,是遭人陷害,还是确有其事?你给我交个实底。”在李斯看来,郑国很有可能是被冤枉的。因为郑国的工程为吕不韦一手批准,整垮郑国,意在吕不韦。 郑国低头犹豫着。这个回答对他攸关,自然需要慎重。虽然饱受酷刑,可他一直都咬紧牙关,拒不服罪。关键是,他能信任李斯吗?他能对李斯实话实说吗?良久,郑国抬头,望着李斯道:“确有其事。” 李斯面容严肃起来,道:“既然如此,李斯自有分处。从现在开始,你不可再和旁人说话。我明天再来。”李斯辞别郑国,又唤过狱卒,叮嘱他不许再对郑国用刑,“国之要犯,万一出个三长两短,非你所能负责。廷尉那边,我自有知会”。 路上,李斯问蒙恬:“郑国的事都有谁知道?”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已经通报到了哪一级。如果捅得不够高,也许还能够先压住不报。蒙恬道:“卷宗已呈送相国昌平君、昌文君。”李斯心中一凉:都捅到了相国一级,那是无论如何也遮掩不过去的了。 入夜,李斯犹在庭院徘徊,了无睡意。他的思绪已经不单单停留在郑国身上,他头顶着灰色的苍天,想得更深更远。P2-4
作者简介
曹昇,15岁入浙江大学,19岁毕业。研究历史十余载。 2007年,《流血的仕途:李斯与秦帝国》上册一经出版,便在“2007年中国书业年度评选”中,被读者评为“年度最受欢迎的人文社科书”,同时也是天涯“煮酒论史”两年来最受欢迎的历史小说,该书出版上市不到五个月,就获得近四十万册的惊人销量。三十而立的曹昇,一举成为历史写作新一代大师级领物。读者称其为“曹三公子”。 新作《嗜血的皇冠:光武皇帝之刘秀的秀》,在曹昇天马行空之文笔下,重现新朝末年至东汉初年历史的风云际会,历史的血色风流,将刘秀、刘縯、王莽这一个个人物,隔着绵长的时间带到读者面前,带给我们另一种理解历史的境界。曹昇之书,以心证史,仿佛亲历。
目录
第一章 逐客令
第二章 郑国营救路线图
第三章 神龙出世
第四章 久违的韩非
第五章 最高武官
第六章 初度出使
第七章 三城记
第八章 小巫见大巫
第九章 回马
第十章 再见吕不韦
第十一章 韩非入秦
第十二章 韩非之死
第十三章 统一之战
第十四章 帝国的初夜
第十五章 嬴政三十四年
第十六章 焚书坑儒辩
第十七章 嬴政的恐惧
第十八章 死亡之旅
第十九章 沙丘之变
第二十章 大清洗
第二十一章 天下大乱
第二十二章 步步进逼
第二十三章 李斯的倒塌
第二十四章 黄犬之叹
...........
...........